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院校» 北京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北京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2023-08-16 08:45:52
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分数线、考研调剂、考研真题资料等信息。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等。拥护中国***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大学本科毕
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研分数线、考研调剂、考研真题资料等信息。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等。

拥护中国***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扩展资料:

在职研究生报考的相关要求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都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2、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是国家为同等学力人员开辟的获得学位的渠道。这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申请人通过了学位授予单位及国家组织的全部考试wwW.shengXueLi.cOm、并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后,经审查达到了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在职研究生报考

北京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的考试分数线高不高?

北京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一年有几次报名机会?在1952年由多所院校合并组建成了北京科技大学,该校经过多年的有序发展,现在已经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了很多高层次专业人才。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报名该校在职研究生,那么,北京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一年有几次报名机会?

据悉,北京科技大学主要以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硕士招收在职研究生,学员选择的报考方式不同,报名时间不同,每年的报名机会也有所不同。

1、一年有两次报名机会的招生方式

学员以同等学力申硕报名北京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机会比较多,报名时间一般分为春季班和秋季班,春季报名一般在三月份,秋季报名一般在九月。学员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报名,每年一般有两次报名机会。报名资料通过审核的学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课程学习。

2、一年只有一次报名机会的招生方式

北京科技大学专业硕士学员的报名时间是比较固定的,在每年九月份预报名,十月份正式报名。每年报名只有一次机会,学员可以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报名资料通过审核,通过现场确认,就算报名完成。之后通过初试及复试两个环节的入学考试,被择优录取后,才能参加课程学习。

综合以上介绍,大家对此问题已经了解,学员不要错过报名时间。如果还有更多与在职研究生相关的疑问,请和网站的在线老师直接交流。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通过在职研究生进行深造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在职人员选择北京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进行报考,但是对考试分数线不是很清楚。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的考试分数线高不高?

据了解到,北京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目前主要是以同等学力和在职专业硕士的方式进行招生的,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报考,考试分数线也是不一样的。

1、考试分数比较低的报考方式

学员通过同等学力的方式参加北京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符合入学条件就可以报名参加研修班课程,入学前不需要参加任何考试,所以没有分数线的要求。而想要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学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参加申硕考试,考试难度比较小,单科成绩通过60分即可通过考试,分数线不是很高。

2、考试分数比较高的报考方式

以在职专业硕士的方式报考北京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需要通过入学考试才可以参加研修班课程学习,该考试难度比较大,而且通过率比较小,考生之间还存在竞争冲突。学员选择的专业不一样,分数线也是不固定的,学员需要咨询院校才可以了解到。

从上述可以了解到北京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的考试分数线高不高的相关介绍,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在线老师进行了解。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中国招生网ZhaoSheng.neT汇集全国,名牌大学院校考研信息,研招网,考研经验,复习资料,考研调剂,录取分数线,考研真题,专业目录,考研辅导班,考研成绩查询等高校招生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联系电话:135-2467-2021